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白斑病毒株(WSSV-Cc)基因组的一个印迹

2021-08-31分类号:S945.4

【作者】柯飞  桂朗  李涛  张奇亚  
【部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从自然感染、濒死的克氏原螯虾中分离出的白斑病毒株(Cambarus clarkii whispovirus,WSSV-Cc或Cc株)是一株基因组较小的新毒株。为寻找白斑病毒进化过程在基因组中留下的印迹,进行了显微和超微观察、基因组架构与系统发育分析及相关基因扩增等研究。选择Cc株74L、86L、87R、88R、92R和95R的6个基因,与8个白斑病毒株的同源基因所编码蛋白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可分为克氏原螯虾病毒(Cc株、CN02株、Pc株)和海水对虾病毒(CN株、CN01株、CN03株、CN04株、TW株和KR株) 2支。再对不同毒株的同源蛋白进行多重序列比对,显示Cc-87R是与海水对虾病毒株同源蛋白差异显著、缺失跨膜区(TMD)及其相邻287 aa序列、但仍有完整PI3K_rbd结构域的病毒膜蛋白。进一步设计和使用87R-F/87R-R和238-F/87R-R两对引物,分别以淡水小龙虾病毒Cc株和海水对虾病毒CN株的基因组为模板进行核酸扩增,结果从Cc株模板中扩增到大小为709 bp,含Cc-87R全部序列的核酸片段;而从CN株的模板中却扩增到大小分别为1 600和4 810 bp,仅含Cc-87R部分序列的核酸片段,为Cc-87R是Cc株基因组中一个序列结构独特的印迹提供了实验证据。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克氏原螯虾白斑病毒病原的检测及其流行趋势预警。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白斑病毒(WSSV-Cc或Cc株)  基因组  印迹  分子标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839,3177289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601);; 中国科学院项目(KJZD-SW-L11,XDA2403020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21ZR1427200)~~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