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条鰤幼鱼胃排空特征、消化酶活性及摄食调控基因表达分析

2021-11-25分类号:S917.4

【作者】李明月  高云红  万金铭  景琦琦  关长涛  张佳伟  李文升  翟介明  王茜  贾玉东  
【部门】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摘要】为阐明黄条鰤幼鱼摄食消化特性构建最佳胃排空数学模型,确立最适摄食投喂间隔,实验检测了黄条鰤幼鱼(63.96±5.63)g胃排空过程中内容物重量、肝脏和肠道中消化酶活性变化,分析了垂体中摄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了线性模型、平方根模型、立方模型3种数学模型对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结果显示,黄条鰤在摄食后瞬时胃内容物湿重呈阶段性降低,18 h后降为0,属于直线下降型胃排空类型。胃排空过程中,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又上升接着下降的“M”型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在摄食后0~6 h显著上升,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在0~9 h显著上升,三种酶活性在9~12 h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在15~18 h显著上升,且在18 h活性达到最高;肠道中的淀粉酶在0~6 h显著上升,随后下降,9~12 h呈上升趋势,12 h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其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则是在摄食后0~12 h显著上升,12 h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神经肽Y(Neuropeptide Y, NPY)和食欲素(Orexin, Ore)mRNA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NPY在摄食后12~15 h内表达水平显著上升,Ore在9~15 h内表达水平显著上升,NPY、Ore二者mRNA表达水平均在摄食后15 h达到最高,随后显著下降。胃内容物残余百分比与胃排空时间、NPY m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NPY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排空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明确黄条鰤最佳摄食间隔,为工厂化养殖模式下黄条鰤投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黄条鰤  摄食调控基因  消化酶  胃排空  数学模型
【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8SDKJ0303-4);;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9YFD09009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2020TD51)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