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三种不同海洋脂质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1-06-22分类号:TS254.1;R574.62

【作者】朱凯  戴志远  沈清  郑振霄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  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为了研究3种不同海洋脂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 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葡聚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C57BL/6小鼠为UC模型,以小鼠的体质量减少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表观、结肠长度、结肠的重量与长度比、苏木精-伊红染色结肠组织切片的显微观察及组织学损伤评分为指标评价3种海洋脂质对UC小鼠的干预效果,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3种海洋脂质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均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体质量的下降、疾病活动指数的升高、结肠长度的缩短及组织损伤评分的升高,其中DPA在抑制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指数升高以及组织损伤评分升高方面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二者。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的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肠道内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乳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毛螺旋菌属丰度的增加,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丁酸杆菌属、真杆菌属和颤螺旋菌属丰度的降低,其中DPA对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丁酸杆菌属和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具有更加显著的调控作用。本研究表明,EPA、DPA和DHA这3种海洋脂质可以显著缓解UC小鼠的病症,并且可以显著改变UC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说明这3种海洋脂质对UC的管控作用或与其对肠道特定微生物的调控作用相关。本研究为海洋脂质,尤其是DPA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膳食管控慢性疾病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洋脂质  溃疡性结肠炎  16S rDNA测序  肠道微生物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1204)~~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