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以嘉陵江为例构建并分析有毒鱼类风险评估体系

2021-10-13分类号:S937

【作者】张富斌  王健  杨坤  高欣  曾燏  
【部门】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西南分中心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摘要】为提高人们对淡水有毒鱼类的认知、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为有毒鱼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有毒鱼类风险评估体系,并对嘉陵江已知的18种有毒鱼类展开应用探索。该风险评估体系从有毒鱼类毒性属性、群体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展开,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通过对各有毒鱼类的各指标赋值,其后,根据各指标已确定的权重,从而得出各有毒鱼类的风险评估值,确定其风险等级。风险评估赋值得分结果显示,鲤最高,为36分,福建纹胸鮡最低,为21分,云南光唇鱼次之,为25分;其余15种有毒鱼类中,有7种得分介于26~30分以及8种得分介于31~35分。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嘉陵江已知的18种有毒鱼类中,有4种被界定为高风险有毒鱼类,包括草鱼、鲤、鲇以及鳜,其余14种皆为中风险有毒鱼类。卡方检验(χ~(2))结果发现,嘉陵江不同风险等级有毒鱼类在食性类别、分布水层、分布范围及繁殖特征上差异不显著。该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限于对有毒鱼类的认知,本评估体系难免存在不足,未来应当加强对有毒鱼类的研究,以不断地完善该评估体系。本研究加强了人们对于有毒鱼类的了解,为有毒鱼类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有毒鱼类  风险评估  生态特征  嘉陵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219);; 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金(18Q03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CSPC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