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历史逻辑、实践特质与优化路径
2021-09-25分类号:D262.3
【部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摘要】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扎根于我国肥沃的历史土壤,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汲取了"能上能下"的管理理念,还延续了"退而致仕"的退出机制。在实践层面,该制度基于"党管人才"的政治原则而设计,以"五湖四海"和"任人唯贤"为具体工作指导方针,尤其注重通过党风廉政建设来提升其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实现了从"党委负全面领导责任"到"党委负主体责任"的历史性转变,进一步强化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并不断释放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一项可能性选择。
【关键词】选贤任能 党管人才 主体责任 民主监督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完善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研究”(20ZDA024);;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研究”(SZ2021D001);;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重点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越性研究”(2020-GDSYKT-005)
【所属期刊栏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