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壳生长纹的秋季东印度洋鸢乌贼生长特性
2021-08-11分类号:S917.4
【部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南海资源大数据中心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广东省南海深远海渔业管理与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内壳是头足类生长信息的载体,对头足类的年龄和生长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9—10月在东印度洋海域采集的鸢乌贼样本,研究鸢乌贼内壳长度与胴长和体质量关系及鸢乌贼不同胴长组、不同群体、不同成熟度和不同性别之间的生长特性及其差异。结果显示,鸢乌贼内壳长度与胴长呈线性关系R~(2)=0.980,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R=0.954,胴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R=0.952。鸢乌贼生长率呈随胴长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中型群和微型群之间生长率差异显著(P=0.0000.05)。分析认为,内壳长度与体质量的拟合度高于胴长与体质量的拟合度,所以内壳长度更适合作为分析生长关系的指标。本研究中高胴长组鸢乌贼的生长率大于低胴长组。中型群鸢乌贼的在种内竞争中优于微型群,所以中型群的生长率更高。中型群雄性鸢乌贼的早熟现象导致其生长率低于雌性。微型群鸢乌贼的生长速率范围较窄和较低,使得其性别间的生长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鸢乌贼内壳可作为生长方面的研究材料,且发现鸢乌贼不同胴长组、不同群体、不同成熟度和不同性别之间的生长有差异。
【关键词】鸢乌贼 生长率 内壳 生长纹 东印度洋
【基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资助项目(ZJW-2019-08);;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二期)(GASI-01-EIND-YD01aut/spr);; 广东省南海深远海渔业管理与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套经费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