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权话语的复调模型
2021-09-08分类号:D926
【部门】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要】理解司法权的本质,可以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获得新的进路。布尔迪厄的司法场域理论,揭示了司法权话语实践的斗争逻辑,展现了司法权话语基于多元主体的动态生成图景。结合实例加以理论观察,政治塑型、理论构造和大众衍义是司法权话语生成的几个关键环节。在当代中国司法场域中,政治家的基调设定、法学家的曲谱建构、大众的文化响应交织一体。其指向一种司法权话语的复调叙事模型,包含言说主体区隔、母题事件统一、杂语对话均衡等特点,由此生发司法权威话语、权力话语和权能话语的解释框架。这些话语有不同的逻辑起点、表达方式、情感诉求,各自独立、彼此区隔,但又统一于司法权本质探究的母题事件。它们本身是多种表达的杂样话语,进行着意见交换的整体对话,可以形成权威话语和权能话语互为基础、权威话语和权力话语上下嵌合、权力话语和权能话语前后相序的关系图景。司法权话语的复调模型,实质上是一种有关司法权本质的认知图式。
【关键词】司法权 话语 司法场域 复调
【基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发展权理论体系研究”(项目号18JJD82006);;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号2019HY016)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社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