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滇中岩溶高原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团聚体养分及酶活性特征

2021-07-06分类号:S152;S154.2

【作者】隋夕然  吴丽芳  王妍  王紫泉  肖羽芯  刘云根  杨波  
【部门】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要】【目的】探究岩溶石漠化区土壤团聚体养分及酶活性特征,可为该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滇中高原4种不同石漠化程度(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层土壤3种团聚体(粒径2.00 mm)分布特征,团聚体4种水解酶(淀粉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3种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团聚体组成比例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由高到低依次为粒径>2.00 mm(51.31%)、粒径0.25~2.00 mm(36.53%)、粒径2.00 mm的团聚体最高,其次为粒径0.25~2.00 mm,粒径0.05)。【结论】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较大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在土壤组成上占优势,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贡献率也相对较高,而较小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更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积累,其相应的含量也更高。图2表6参48
【关键词】石漠化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团聚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60245);;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8JS331,2020J0407);;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20YB001)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