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陷阱”的识别及跨越路径——基于“集团收敛性”检验与TFP提升路径的跨国比较研究

2021-11-15分类号:F124.7

【作者】刘金全  张运峰  王俏茹  
【部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商学院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描述、分析和检验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6个国家,在1980~2017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集团收敛"情况。实证结果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在短期确实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稳态",但从长期来看则是非稳定状态,存在多种脱离"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在各种跨越条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各国向高收入水平收敛的关键所在。本文进一步通过技术前沿收敛模型,探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结果发现这一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低收入水平阶段,可通过技术模仿提升TFP,实现第一阶段的"集团收敛";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跃升阶段,需在技术模仿的同时利用全球技术边界提升带来的技术溢出拉动TFP增长;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跃升阶段,需由外部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此时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和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关键词】经济增长机制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收敛性  集团收敛性  全要素生产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1ZDA04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周期形态变异、子类经济周期划分、子类经济周期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研究”(19AJY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济周期形态变异、经济周期成分分解与经济政策周期相依性的动态机制研究”(72073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趋势性与收敛性研究”(71873042)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社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