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测度及类型划分——以河南省为例

2021-06-30分类号:F327;F592.7

【作者】何艳冰  乔旭宁  王同文  樊良新  
【部门】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文章将脆弱性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中,以河南省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进行测度,并引入贡献度模型划分其脆弱类型。结果表明:(1)不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面临的压力极不均衡,旅游开发对文化景观的胁迫效应更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状态存在结构性差异,非物质文化景观较物质文化景观更为脆弱;政府在文化景观保护过程中缺乏对村民利益诉求的尊重及其文化自觉意识的激发,是导致传统村落响应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2)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位于低、中、高3个脆弱等级的传统村落数量分别占33.33%、52.38%和14.29%,空间上呈现豫东地区和豫北地区高、豫西地区和豫南地区低的格局。(3)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为压力主导脆弱、状态主导脆弱、响应主导脆弱、压力-状态复合脆弱、状态-响应复合脆弱和压力-响应复合脆弱6种类型,复合脆弱型传统村落的数量明显多于单一脆弱型,且脆弱程度更深,反映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主要受复合因素驱动。
【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景观  脆弱性  压力-状态-响应(PSR)  河南省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脆弱性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19240041015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振兴研究”(2019BJJ033);;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弹性提升研究”(2020GGJS056);;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2021-CXTD-0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黄河中下游地区传统村落建成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2020-K-190)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