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脆弱性”与对策分析
2021-10-15分类号:G642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因地域等原因,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设、教学模式、教学主客体构成、教学设备与技术等方面具有独特民族性,致使其教学质量评价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民族地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部分高校存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缺少专门评价机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教学评价标准还欠科学、评价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是该地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面临"脆弱性"运转状态的主要因素。规避策略包括:成立专门评价机构,优化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评价过程管理,提高评价执行力;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素养;重构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教学评价标准;规范评价过程,提升评价结果信效度;综合运用反馈结果,发挥其最大效用。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 机制 脆弱性 教学评估
【基金】2019年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qnsysz201907);; 2019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贵州黔南地区易地搬迁学校文化构建研究”(项目编号:qnsys201903);;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9贵州黔南地区易地搬迁学校文化构建研究”(项目编号:qnsys201903);; 2021年贵州省教育规划课题项目“贵州省轮岗教师客居心态社会性研究”(项目编号:2021B200)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