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场研究:价值澄明与实践路径

2021-10-15分类号:G750

【作者】李卫英  石婧逸  熊冰  
【部门】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文化心理场是社会中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多层次具有共同价值倾向的心理结构。民族文化心理场是基于共同历史经历和相似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族群依存的心理生活空间,场域的疆界在时间的延续性中流变,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生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心理场以身份认同和族群认同为基础,文化认同为动力,是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形态。从文化心理场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和价值转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有长期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场域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心理和主体间文化互动的关照,再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塑造现代中华民族国族身份认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内涵,能够从心理的深层结构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化解国家认同危机。
【关键词】心理场  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JZD048);; 2020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安置方式对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0B200);; 贵阳市科技局贵阳学院专项资金(项目编号:GYUKY-2021)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