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种源杉木木材特性的比较研究

2021-10-13分类号:S791.27

【作者】颜耀  李秉钧  何宗明  刘雨晖  李明  俞新妥  马祥庆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杉木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种源杉木人工林木材特性的差异,分析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地理分布规律,筛选材性较优的杉木种源。[方法 ]选择1958年营造的全国第一片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不同种源杉木的生长调查,取样测定不同种源杉木木材密度、管胞形态、干缩性、湿胀性、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等指标,比较不同种源杉木木材材性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源杉木木材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结果表明,9种不同种源杉木的木材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 浙江金华>福建南平>四川彭县>四川庐山>湖北竹溪>湖南会同>安徽休宁>贵州剑河。安徽休宁种源的差异干缩最小,贵州剑河种源的体积干缩系数最小。福建南平种源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最高,安徽休宁种源木材冲击韧性和顺纹抗剪强度最高,广东郁南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最高,四川庐山种源木材硬度最高。不同材性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木材密度与部分力学性质显著相关。根据不同种源杉木材性的差异,将9种种源杉木分为3类,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庐山和安徽休宁种源归为一类,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和湖南会同种源归为一类,贵州剑河种源归为一类。综合不同材性指标对9种种源杉木材性的综合评价排序为安徽休宁>四川庐山>福建南平>广东郁南>四川彭县>浙江金华>湖北竹溪>湖南会同>贵州剑河。[结论 ]地理种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杉木木材材性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杉木  种源  材性  管胞  力学性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地理类型杉木功能性状的适应性进化与资源配置权衡”(31971674);;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特色树种人工林林分质量精准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2018NZ0001-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19038G)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