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IL-17B基因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原核重组蛋白的获得及其促炎作用
2021-12-07分类号:S917.4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摘要】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一类重要的炎症因子。为了解鲤IL-17B基因的功能,本实验使用同源搜索和基因克隆在鲤基因组中挖掘到2个IL-17Bs基因(CcIL-17B1和CcIL-17B2),均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198个氨基酸,内含IL-17家族特有的由4个半胱氨酸形成的2个二硫键,蛋白序列一致性高达91.92%。共线性分析显示在硬骨鱼类染色体加倍过程中,IL-17B及其附近基因出现了丢失,大部分硬骨鱼类有1个IL-17B,斑马鱼两个IL-17Bs均丢失,而鲤特有的染色体加倍致使存在两个CcIL-17Bs。qPCR结果表明CcIL-17Bs在鲤受精卵发育早期(0~12 h)和成鱼性腺中高表达。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可溶的重组蛋白NusA-17B。肛灌不同浓度的NusA-17B,结果显示,高浓度(500 μg/kg)组的1和3 d的鲤肠道组织肠绒毛缺损,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炎性细胞,定量分析显示炎症因子IL-1β、IFN-γ、IL-6、趋化因子CCL20和NF-κB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低浓度(5 μg/kg)和中浓度(50 μg/kg)肛灌实验鱼,除了中浓度1和3 d鲤肠道TRAF6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使用不同浓度(0.1、1.0、10.0和100.0 ng/mL)NusA-17B孵育鲤肾组织8 h,结果:炎症因子IL-1β在0.1、1.0和100.0 ng/mL的NusA-17B刺激下显著上调(P<0.05)。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cIL-17B参与了炎症反应。
【关键词】鲤 IL-17B 基因表达 重组蛋白 炎症反应
【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8HY-ZD02,2020TD37);;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45)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