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2021-06-15分类号:S792.15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洮坪林场 陕西省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红桦组织培养各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建立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红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方法,6-BA、NAA浓度对休眠芽萌发、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IBA和蔗糖浓度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的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1)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先用70%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HgCl2灭菌8 min,无菌水冲洗5~6次获得无菌材料;(2)休眠芽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WPM+1.5 mg·L~(-1) 6-BA+0.1 mg·L~(-1) NAA,外植体萌发率为83.33%;(3)增殖培养所需最佳激素配比为WPM+1.5 mg·L~(-1) 6-BA+0.02 mg·L~(-1) NAA,增殖系数达到4.77,健康指数达到2.45;(4)不定根诱导最佳配比为WPM+0.8 mg·L~(-1) IBA,生根率达100%,根健康指数为2.61;所有培养基均附加30 g·L~(-1)蔗糖与7g·L~(-1)琼脂。[结论]红桦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BA,可成功进行各阶段的培养,最终建立完整的红桦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再生植株移植成活率在80%以上。
【关键词】红桦 器官发生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株再生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红桦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17YFD0600603-02)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