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口音对听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2021-06-15分类号:H102-4

【作者】张姝玥  赵峰  黄骏青  刘群  
【部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广西高校认知神经与应用心理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带有严重口音。明确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个体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们说好普通话的动机和动力。研究从个体层面探究口音给说话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录制壮普(壮语口音的普通话)版、南普(南宁市普通话)版、标普(标准普通话)版的《桂林山水》(节选)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说话人态度量表(Speech Evaluation Instrument,SEI)、游戏搭档选择任务和网络投球游戏(Cyberball Game)考察听者对口音说话人的态度和行为。结果表明:(1)相比标准普通话者,人们会更消极评价带口音普通话者;(2) 77.54%的被试倾向于选择标准普通话者作为游戏搭档;(3)听者在游戏中会更少传球给口音普通话者。这说明口音不仅有碍沟通交流,而且会消极影响他人对说话人的态度评价和行为。对此,需要增强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重视民族地区儿童的早期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提倡民汉合班,以提升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口音  壮语口音普通话  南宁口音普通话  对说话人的态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206019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9JJB130190);;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YCSW2019014)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