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窄吉丁嗅觉和视觉研究概述
2021-08-06分类号:S763.38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其自然分布于东北亚国家,20世纪初相继在美国和加拿大被发现并造成严重危害。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发生最为严重,而后在天津、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危害加重。其在我国主要危害的是引进的北美白蜡树种,如美国红梣(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毡毛梣(绒毛白蜡)F. velutina Torr与美国白蜡F. americana Linn.等,目前白蜡窄吉丁的防治是森林害虫防控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感觉器官在昆虫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嗅觉和视觉在白蜡窄吉丁交配、产卵与寄主定位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昆虫视觉和嗅觉感受系统和感受机制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白蜡窄吉丁嗅觉和视觉的应用研究,列出了白蜡窄吉丁信息素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鉴定结果以及嗅觉感受蛋白和视觉感受蛋白的鉴定情况。同时对白蜡窄吉丁视觉和嗅觉的综合作用机理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完善利用嗅觉和视觉防治白蜡窄吉丁的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白蜡窄吉丁 嗅觉 视觉 嗅觉相关蛋白 opsin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8YFC120040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CAFYBB2020QC001,CAFYBB2018SZ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657)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