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的理论自觉何以建构——基于教育理论方式转变的思考
2021-10-25分类号:G635.1
【部门】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教育学从原初时期到杜威时代都以寻求实践价值为目的,是作为"实践学科"的面目出现的。然而,至查尔斯·贾德主导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以后,教育学的理论方式发生了从"育儿艺术"到"纯粹科学"的转向。与其它经典学科一样,教育学术不再以实践功能为主要宗旨,而是以追求知识本身的生产为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学及其理论方式改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教育理论方式的改变,教育理论逐渐淡化甚至抛弃教育的实践责任,将追求一流学术与成果视为学科的最高价值。这一转向给基础教育的实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育理论不再像过去那样主动关注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越来越得不到教育理论的保护而处于孤立无援之中。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动摇基础教育的理论根基,甚至损害基础教育数十年改革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理论方式转变 理论自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教育规划)“乡村学校的文化责任研究”(BAA190236);; 2019年度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德育功能与文化建构研究”的部分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