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

2021-09-17分类号:F124;F091.91

【作者】徐志向  丁任重  张敏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配异质性、扩大消费等方面存在困境。只有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驱联动"的社会再生产动态匹配式平衡。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  新发展格局  消费结构  动态匹配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政治经济学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