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流动与反思:流动人口家庭教养实践的多重逻辑
2021-06-25分类号:G78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将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养置于阶层、流动和既往经历反思等多重脉络中,通过对流动人口家庭进行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查这一群体的教养实践及意义建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并非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其教养实践存在诸多内部分化和差异。处于或接近中产阶层的群体,有更为明显的阶层意识,在子女教养中,无论是密集准备和规划还是无规划的规划,都流露出更强的自信与笃定。劳工家庭则体现出顺其自然或被动滞后回应的模式。处于二者中间的群体,即中间阶层则表现出一种中间属性:一方面"早作打算"、规划性强,表现出参照城市"范本"、积极反思和调动潜在资源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其经济和文化资本之不足时常显得力不从心。除了阶层逻辑以外,流动以及这一群体对于自我及既往养育经历的反思也在形塑其教养实践。
【关键词】流动人口 教养实践 中产阶层 劳工家庭 文化资本 流动经历
【基金】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项目重大课题“大变迁时代的中国孩子们:社会阶层、代际变迁与教育获得”(项目编号:19ZL008)的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