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和农户相对贫困
2021-08-15分类号:F49;F832;F323.8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市场参与机会和能力的提升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持久性内生动力,数字金融通过影响贫困群体心理从而缓解相对贫困的微观机制尚未得到有效验证。基于贫困心理和行为的理论,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的数据,采取反事实分析和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多种方法验证数字金融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来检验市场参与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的使用缓解了农户的相对贫困,且数字金融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具有长期、稳定的作用;第二,数字金融对收入相对较高、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户家庭的相对贫困缓解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的市场参与行为,从而缓解了农户的相对贫困。因此,应通过促进农户市场参与发挥数字金融在缓解农户相对贫困中的有利作用,同时努力提升较低收入和较低教育水平农户的数字金融素养以弥合数字鸿沟。
【关键词】数字金融 相对贫困 市场参与 贫困心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融回归本源发展的中国式分权制度创新”(19XJL005);; 西南大学2020年度科研基金项目“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相对贫困治理”(20YJ0202);; 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自我框架视角下的借款者消费行为研究”(20XLB02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财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