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及再开发模式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2021-09-26分类号:F299.23
【部门】闽江学院海洋学院地理系 福建省地质遥感与地理信息服务中心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和国土空间存量规划的时代背景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已成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用地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城市更新的必由之路。基于福州市旧城镇、旧厂矿、旧村庄三类城镇低效用地的调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街道和镇域尺度上定量分析福州市城镇低效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城镇低效用地表现出面状集聚、多核心的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盖山镇、鼓山镇、新店镇三大分布热点区,在鼓山镇西部和盖山镇西南部出现两个高密度区,由城市开发边界自外往内呈现出串珠状链接的圈层分布形态;整体看来具有和福州城区河口盆地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北北西—南南东向分布趋势;空间分布在街道、镇域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空间关联性强,为典型集聚,有利于连片再开发。据此分布格局,提出老城抽疏、新城整合、边缘集聚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以期为全国同类地区低效用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低效用地 空间格局 再开发 福州市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的闽东沿海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J01478)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