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中村流动摊贩的生存韧性和社会空间建构——基于日常生活实践视角
2021-11-26分类号:F727;D630
【部门】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以深圳市平山村流动摊贩为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活动日志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解读流动摊贩面对空间管治政策的生存韧性和社会空间建构。研究发现:在政府对非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空间的双重限制与规训下,流动摊贩对就业与社会生活空间两方面都采取了反规训战术,就业空间的实践中不仅包括嵌入、伺机而动的抵制战术,还包括协商与印象管理;社会生活空间的实践中构建了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同时也有身份构建与认同、消费升级与改写及地方感的生成。对流动摊贩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对理解和管理流动摊贩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也展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进展中对实现空间正义的追求。
【关键词】流动摊贩 日常生活实践 反规训战术 深圳城中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45;42071204);;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A1515011661)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