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否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来自中国企业数据的证据

2021-10-15分类号:F273.2;TP242.2;F752.62

【作者】蔡震坤  綦建红  
【部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大学人工智能与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匹配数据,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动态效应。估计结果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出口产品质量,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基于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使用工业机器人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边际成本,从而实现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种提升效果在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动态视角的拓展研究进一步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会带来贸易拓展效应,但新建贸易关系的产品质量相对较低;也会带来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低质量产品将从中高质量产品中抢夺市场份额,引发激烈的竞争效应;还会带来先发优势效应,即率先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获得的质量提升效果远高于平均水平。
【关键词】出口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  竞争效应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对中国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17ZDA04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机制设计及路径选择研究”(18ZDA07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与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20BJY195)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