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的历史演进逻辑

2021-07-12分类号:F822.2

【作者】张成思  尹学钰  刘泽豪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对"存款创造贷款"和"贷款创造存款"两种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的历史演进逻辑进行详尽阐释,阐明"创造"一词只体现存款和贷款数量增加的发生顺序,而不代表两种业务之间具有绝对的逻辑先后关系。本文强调,两种机制的核心差异在于贷款的自主性,与银行的经营决策、所处的监管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一结论对两种机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带来一定启示。金融监管政策约束较松时,银行可以按客户的借款意愿提供贷款并直接创造出存款。然而金融监管政策约束较紧时,银行需要在存款侧进行监管套利才能发放贷款,此时的贷款只能创造出流动性和安全性都劣于银行存款的"影子负债"。因此,忽视金融监管环境对银行贷款自主性的限制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扩散和系统性风险积聚。
【关键词】信用货币  货币创造  金融监管  影子银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双循环系统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研究”(20&ZD104)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