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与跨境风险传染防控——基于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2021-09-12分类号:F832.51;F832.6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摘要】在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需建立完善的跨境风险防控体系。本文以沪港通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得出外资大幅流出A股时期的风险跨境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沪股通资金大幅流出事件发生会加剧港股的跨境风险传染作用,并使沪市行业风险上升。其中,沪股通配置型资金持股比例较低的行业对跨境风险溢出更加敏感;工业和材料等第二产业受跨境风险传染的影响程度强于信息、电信和金融等第三产业。第二,港股向沪市的对应行业扩散风险以后,风险会进一步在沪市行业间传导。由于沪市信息与电信行业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共振关系,沪市内部的风险放大作用使得信息与电信行业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因此,在资本市场逐步开放过程中,若发生外资大幅流出事件,为防控风险,应密切关注配置型资金持股比例较低行业的风险变动,同时还应考虑A股行业之间的互补共振关系。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跨境风险传染 风险防控 沪港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融周期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719731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商业银行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71801117);;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20&ZD1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银行‘脱实向虚’、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2020M670558);;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国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稳定政策”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