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提升效应还是抑制效果?
2021-10-25分类号:F49
【部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经济是新时代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然而现阶段数字经济普惠性发展尚未实现,掣肘着其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熵权TOPSIS法测算了2012-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探讨了中国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引领着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指标来看,数字经济推动了技术效率提升,但现阶段国内关键核心技术环节薄弱以及数字产业化带来的人才和资金的虹吸效应导致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产生了阻碍作用。此外,当前数字经济对不同产业的渗透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筑高了创新资源的流动壁垒,影响产业间协调创新及合理化布局,进而抑制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在创新环境的支持下,人才集聚及金融规模强化了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
【关键词】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合理化
【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产、城’协同发展视角下山东省特色小镇培育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18BSJJ13);;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耦合机制及政策路径选择研究”(17CQXJ07)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