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社会组织与农户融资可得性——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1-06-22分类号:D632.9;F832.43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村域社会组织是农村融资场景下重要的"第三方机构",强调并发挥其"助贷"功能有利于进一步释放金融供给能力。本文基于合约理论与发展经济学方法,分析认为村域社会组织能够通过"发展"和"监督"两种功能影响农户融资可得性。在设计"融资需求、融资约束及融资可得性"这样一组能够完整反映微观层面供求格局的指标基础上,运用全国性的家户调查数据对正规贷款、非正规贷款以及商业信用这三类农户农业生产融资渠道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村域社会组织能够显著影响农户农业正规贷款可得性,且主要原因在于其提高了农户的贷款需求;第二,上述作用存在农民收入调节效应,村域社会组织主要影响高收入农户的农业正规贷款可得性以及低收入农户的农业非正规贷款可得性;第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村域社会组织的影响渠道存在差别,前者主要通过"监督"功能影响农户农业正规贷款可得性,后者则主要借由"发展"功能对商业信用融资可得性以及融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村域社会组织 农户融资可得性 贷款需求 贷款约束 合约理论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