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生防效果
2021-07-30分类号:S476.13
【部门】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为明确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方法,研究和分析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和生防效果,结果显示,AcMNPV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_(50)=2.9×10~(7 ) PIB/mL;在田间,AcMNPV+Bt复配制剂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1 500 mL/hm~2)药后第10天的平均虫口防效为68.99%,而药后第15天的平均防效亦有66.87%,均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应用DNAMAN 6.0软件对试验后死虫样进行DNA同源比对鉴定,结果显示polh、lef-8和lef-9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100%。以上结果表明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建议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施用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最好选择在晴天16:00-17:00使用,避开高温和光照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以使病毒制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其防治效果。
【关键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草地贪夜蛾 鳞翅目害虫 幼虫 生物农药 苜核·苏云菌悬浮剂 杀虫活性 绿色防控
【基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BA051);;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项目(NYKJ201901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