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鲤科鱼类RNase1基因的进化与组织表达模式

2021-11-16分类号:S917.4

【作者】刘宁  陈秀荔  黄欣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殖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摘要】为探究RNase 1在鱼类食性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对不同食性的9种鲤科鱼类,包括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杂食性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斑马鱼(Danio rerio)以及肉食性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鳡(Elopichthys bambusa)的RNase 1基因进行鉴定、序列特征分析、进化规律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哺乳动物不同,9种鲤科鱼类基因组中只存在1个RNase 1基因,序列同源性高,且具有RNase A超家族的序列特征,包括N端信号肽序列,6个间隔的半胱氨酸残基,3个催化碱基形成的催化三联体和"CKXXNTF"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硬骨鱼和哺乳动物的RNase 1聚为不同分支,鲤科鱼类单独聚为一支;qRT-PCR结果显示,植食性的团头鲂和草鱼、杂食性的鳙和肉食性的翘嘴鲌的RNase 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4种鱼类在肝脏中相对表达量高,在团头鲂和翘嘴鲌的脾脏中表达量也高。以上结果表明,鲤科鱼类的RNase 1的进化与物种食性的关联性不大,但符合物种进化的规律。
【关键词】RNase1基因  鲤科鱼类  基因表达  基因进化  食性适应性
【基金】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38-07);;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5-08)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