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
2021-09-16分类号:F592.7
【部门】黄冈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以大别山区24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2014年、2017年3个年份旅游经济指标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凝聚子群等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运用QAP分析法,探讨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旅游经济网络发育程度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不紧密,旅游经济网络化发展有待加强;2)2011年—2017年间大别山区核心区数量减少,存在明显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对边缘区带动作用强;3)麻城市中心度高,旅游经济发展好,领导控制作用强,但易导致过度依赖,使大别山区旅游经济网络呈现脆弱性特征;4)大别山区凝聚子群划分行政壁垒严重,同一子群联系紧密,不同子群联系薄弱,旅游经济一体化程度低;(5)区位交通条件和旅游发展能力对大别山区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区域经济水平影响较小。
【关键词】旅游经济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QAP分析 大别山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CJY04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606);;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2112404);; 黄冈师范学院高级别培育重点(团队)项目(202110504)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