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三雌蕊小麦中SNP/InDel位点的挖掘

2021-10-28分类号:S512.1

【作者】国钰环  YAMAMOTO Naoki  彭正松  廖明莉  魏淑红  吴一超  杨在君  
【部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摘要】为了进一步定位Pis1基因,加快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获得高质、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以川麦28(CM28)与其三雌蕊近等基因系CM28TP为研究材料,对CM28和CM28TP幼穗的3个阶段(幼穗长度为0.2~0.5 cm, 0.5~0.7 cm, 0.7~1.0 cm)进行转录组测序,然后通过GO数据库对变异位点所在的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并选取4个位于Pis1基因附近的SNP标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M28TP和CM28幼穗3个阶段共有的SNP/InDel位点为5 310个,其中SNP位点5 024个,InDel位点286个。SNP位点中转换类型(63.33%)多于颠换类型(31.28%),两者的比值达到了2.02;InDel位点中插入类型(152个)多于缺失类型(134个);SNP/InDel位点在A基因组上分布最多、其次是B基因组、D基因组上最少。对SNP/InDel所在的基因进行GO分类注释表明,生物学进程中基因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SNP/InDel位点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预测表明,有36个变异位点会严重影响蛋白质功能,中度影响蛋白质功能的位点有1 279个。从Pis1基因的定位区间附近筛选了4个SNP位点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验证,发现这4个位点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这表明挖掘出的SNP/InDel位点是准确的。本研究丰富了小麦中的SNP/InDel标记,为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发出的4个位于Pis1基因附近的SNP标记,为图位克隆该基因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三雌蕊小麦  转录组  SNP标记  InDel标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25;32060456);; 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项目(CXTD2018-6)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