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菜豆CACTA转座元件注释、标记开发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2021-06-03分类号:S643.1

【作者】翟小杰  李阳  程静  徐照龙  刘大亮  袁娜  李英  杜建厂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基因组中CACTA转座元件进行鉴定,分析其序列特征、插入位点特征、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并进行标记开发,为CACTA转座元件功能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菜豆的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鉴定和分析;基于所鉴定的CACTA转座元件插入位点多态性,随机设计51对引物;利用筛选的11对引物,对24个菜豆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分子身份证构建。[结果]菜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出来源于20个家族的1 645个插入位置明确的CACTA转座元件。这些元件DNA总长度约4.71 Mb,占整个基因组DNA的0.9%左右。CACTA转座元件均匀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与功能基因的分布没有相关性。插入偏好性分析提示,菜豆CACTA转座元件更倾向于插入AT富集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菜豆CACTA转座元件可以划分为4个进化支。CladeⅠ和CladeⅣ进化支分别拥有最多的家族数量(50.0%)和元件数量(57.7%),但各进化支家族数量与元件数量差异较大。与功能基因的关系分析表明,有390个CACTA转座元件插入功能基因的内部或基因的临近区域(
【关键词】CACTA转座元件  分子标记  生物信息学  菜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266);;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20-3099)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