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旅游驱动民族地区文化空间重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
2021-07-27分类号:G127;F592.7
【部门】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伴随着乡村旅游带来的流动性与现代性嵌入,民族地区乡村正经历着破碎化、脱域化、无序化等空间异化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本文从乡村空间的文化性出发,引入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关注乡村文化空间中表征情感与精神维度的生命文化空间,并构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维一体的乡村文化空间系统。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体系,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构建旅游驱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村为例,提出旅游驱动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的三重策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健全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创新文化活态传承模式;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建立有效社区参与机制。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文化空间重构 空间生产 民族地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林区振兴的IRT发展模式及其动态调适研究”(编号:18CJY04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特大城市绿色增长评价与演化模式研究”(编号:18YJA630072);; 文化和旅游部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基于文旅融合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再生产模式创新研究”(编号:WLRCY2019-069)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