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禁养区政策降低了中国生猪产能吗——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1-08-04分类号:F326.3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研究以波特假说为理论基础,创新性的将跨期选择思想引入环境规制与产业绩效的分析框架,并将畜禽禁养区政策带来的经济效应划分为短期挤出效应和长期补偿效应,以综合考察畜禽禁养区政策对于中国生猪产能的影响以及动态过程。进一步结合2006—2017年673个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法对上述研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畜禽禁养区政策对中国生猪产能的平均处理效应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逐年分解发现,畜禽禁养区政策实施的第二年、第三年显著降低了生猪产能,从第四年开始对生猪产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为波特假说在畜禽业的成立提供经验证据;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畜禽禁养区政策主要通过短期的成本效应对生猪产能造成不利影响,从长期来看,畜禽禁养区政策通过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和培育规模养殖主体两条路径提高了生猪产能;拓展性分析讨论了畜禁养区政策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在生猪养殖的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的畜禽禁养区政策均对生猪产能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适度发展区的畜禽禁养区政策对生猪产能没有显示出统计水平上的显著性,但畜禽禁养区政策显著提高了潜力增长区的生猪产能。
【关键词】畜禽禁养区政策 中国生猪产能 波特假说 动态效应 双重差分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YJA79008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0JZ-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97310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重大培育项目(编号:2452020056)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