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合肥双都市圈区域空间格局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
2021-10-21分类号:F127
【部门】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文章以交通流、经济流、信息流三类城市流数据为支撑,综合运用城市引力模型、优势流分析法、场强模型及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南京—合肥双都市圈区域空间联系格局。研究发现:城市联系强度差异显著,呈南京、合肥双核引领的空间极化态势,形成了两主三副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城市联系主从关系明显,均以宁、合为首位联系城市,且南京影响力大于合肥;城市联系网络复杂性突出,表现为两极带动多中心化、网络联系东强西弱不均衡化等特征;城市辐射范围受行政区与城市实力的双重影响,城市辐射空间邻近效应及空间叠加效应显著,双圈交汇区发展潜力巨大。应从制定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完善一体化交通网络、建立科技创新联动机制及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等层面,促进宁—合双都市圈协同发展。
【关键词】城市流 空间格局 区域协同发展 南京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
【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市职住空间关系及交通特性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为例”(AHSKQ2020D127);;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市县空间规划管控机制研究”(SK2019A0638)
【所属期刊栏目】华东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