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收入与信贷数量:倒“U”关系及其理论解释
2021-06-26分类号:F832.43;F323.8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金融需求通常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快速增加。但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农户的信贷数量增速随着收入增长而停滞甚至下降。学者们将此视为一种异象,并提供了歧义性的解释。为解释其合理性并整合认识分歧,本文利用全国代表性省份2704份抽样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倒"U"理论:对于生存小农来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信贷需求,以满足家庭消费最大化目标;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生存小农成为"理性人",从而减少了信贷需求。其作用机理是,农地经营权产权残缺和土地细碎化农户限制了农业资本形成和生产规模扩大。同时,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农户的务农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其对信贷的需求。
【关键词】农户收入 信贷数量 倒U关系 地权不稳定 土地细碎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编号:19ZDA115)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