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点状供地的实践困境及破解之道

2021-07-15分类号:F321.1;F592

【作者】臧昊  梁亚荣  
【部门】海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供应则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前提。乡村旅游用地具有权属集体性、类型多样性、利用复合性、价值乡村性、建设用地分散性等突出特点。点状供地作为新型的土地供应模式,符合新时期土地利用活动的发展规律及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降低了建设活动对乡村土地农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与乡村旅游的用地特点十分契合。目前乡村旅游点状供地面临点状供地模式缺乏立法支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模糊、生态保留用地利用的稳定性不足和适配村庄规划缺失等实践困境,应在赋予点状供地模式明确的法律地位、将旅游用途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范围、优化生态保留用地的取得方式、编制兼具"刚性"和"弹性"的村庄规划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点状供地  块状供地  土地供应模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农村集体公共用地法律问题研究”(17XFX003);; 海南法学会重点课题“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中的土地法律问题研究”(hnfx2018a02);;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农村公共医疗设施用地法律问题研究”(HNSK(YB)20-59)阶段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