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耕耤制度与十八世纪清王朝国家治理的文化策略

2021-11-11分类号:D691;K249

【作者】王洪兵  张松梅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摘要】在以农为本的传统中国,耕耤典礼作为延续数千年的一项礼仪传统,承载着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十八世纪的国家治理实践中,清王朝统治者意识到耕耤典礼是中国传统文化连绵不断的一项符号象征,有助于建构文化认同,从而实现国家认同,因此突破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将耕耤典礼纳入到国家祭祀体系,并不断提升其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以此为清王朝的国家治理提供合法依据。在十八世纪的中国,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乾隆,都充分利用耕耤典礼所阐发的勤劳奋斗、天人合一、以德治国、重农固本等民族精神,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进程走向深入,从而为十八世纪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耕耤典礼  政治仪式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国家治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苗会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4BZS049)阶段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