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夷夏之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伦理认同
2021-11-11分类号:B82-092;K235
【部门】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夷夏之辨"为背景衍生出的伦理认同,一方面表现为"五胡乱华"局势中汉族与内迁各族政权对正统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异质文化的交锋与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影响下,这一时期凝聚成的伦理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相伴相生,使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清晰。在此基础上,汉族与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彼此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华夏文化与各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冲突又彼此影响,共同铸就了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夷夏之辨 魏晋南北朝 中华民族共同体 伦理认同 文化认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研究”(20&ZD037)阶段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