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制度设计、困境与形成路径
2021-08-01分类号:G719.2
【部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摘要】在贯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通过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深化和具体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提高乡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的有效途径。结合已有研究成本,论述乡村产业学院的内涵及设计隐喻。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存在法律地位不明,产权关系不清,治理效率不高;乡村产业发展滞后及企业数量不足,合作内驱力与选择空间有限;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学历技能提升兴趣不浓等困境。提出建立政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明确独立法人地位,完善以产权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打造产学研创转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提高入学就读吸引力的路径,以期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 产业学院 职业教育 治理
【基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六批试点项目“政校合作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JGS31,主持人:曹毅);;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双创’背景下基于DEA模型重庆创新创业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项目编号:KJQN201804202,主持人:曾升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秀山电商产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034,主持人:管军)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