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鲥鯸淀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2021-06-15分类号:S931.1

【作者】齐延凯  陈曦  郭楠楠  裘丽萍  孟顺龙  陈家长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模拟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鲥鯸淀生态修复区和对照区的生态系统结构、食物网变化和能量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同种鱼类营养级略低于对照区;修复区牧食链与腐食链增加了鲇、鳜以及团头鲂、草鱼,相比对照区更为复杂。生态修复区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转换效率(Ⅱ~Ⅱ依次为0.0521、0.0205、0.0144)高于对照区(Ⅱ~Ⅱ依次为0.0406、0.0138、0.00854),且总能量转换效率(2.5%)也高于后者(1.7%)。生态修复区连接系数(0.22)略低于对照区(0.27),但系统杂食性指数则相反(0.15>0.14);生态修复区Finn’s循环指数(0.61)、Finn’s平均路径长度(0.08)低于对照区(分别为1.73、2.20)。两区域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表明,生态修复区食物网结构更为复杂,能量传递效率有所提高;但生态系统的营养流经食物链的长度缩短了,物质再循环的比例有所下降。同时,生态修复区存在生产量大于呼吸量的情况,鲥鯸淀区域应该适当放流肉食性、草食性鱼类,定期捕捞滤食性鱼类,增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鲥鯸淀  生态通道模型  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  大水面  生态渔业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2020YFD0900500);; 农业农村部白洋淀专项“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渔业生态修复示范”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