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美济礁瀉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
2021-11-15分类号:S932.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摘要】珊瑚礁鱼类是诊断和修复退化珊瑚礁新方法的关键组分。为了解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下南海典型珊瑚礁鱼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演变趋势,本研究根据1998—2018年美济礁瀉湖区鱼类手钓和刺网调查数据,对南海美济礁瀉湖区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长期变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1998—1999年相比,2012—2018年美济礁瀉湖区鱼类组成和优势种更替明显,鹦嘴鱼科(Scaridae)、刺尾鱼科(Acanthuridae)、蓝子鱼科(Siganidae)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鱼类消失或明显减少;优势种数目下降,但其优势度显著增加,第1优势种的相对优势度和所有优势种的平均优势度均明显增加;1998—2018年采集单位鱼类种类数所需的捕捞努力量和样本量均明显稳定增加;手钓努力量增加对相应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有明显影响,刺网努力量增加对多样性指数增加影响不明显;刺网采样方式评估美济礁鱼类物种多样性比手钓采样方式更稳健;基于刺网鱼类样本,与1999年5月相比,2016—2018年美济礁瀉湖区鱼类物种多样性极显著降低。本研究结论认为,人类捕捞和美济礁有效生境面积下降而导致的生态系统承载力下降是鱼类种类或丰度减少及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南海美济礁鱼类资源恢复和保护,建议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资源,改善栖息地质量。
【关键词】珊瑚礁鱼类 种类组成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美济礁 南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2374);;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19B03030200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项目(GML2019ZD0605);; 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NFZX201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TD05; 2021SD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