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海南岛热带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格局演变
2021-10-27分类号:S181
【部门】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厘清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海南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基于1999—2018年海南岛县域尺度的农田生产投入及作物产量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利用ArcGIS 10.4、SPSS 21.0等平台,探讨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呈波动增长,年均增幅1.15%,其中,土壤呼吸占碳排放量比例最高,为52.52%;碳吸收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拐点发生在2013年,作物结构调整是碳吸收总量下降主要原因;海南岛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总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94%,2016年农田系统碳平衡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从空间上看,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总量都呈四周沿海地区高,中部内陆地区低的分布格局;但单位面积碳足迹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结论]研究期间海南岛各县市的农田系统碳足迹呈持续增长趋势,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持续减弱,并在2016年由碳汇转变为碳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田间管理是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碳足迹 碳排放 碳吸收 热带高效农业 海南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施氮肥对热带蕉园土壤根系呼吸与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研究”(420MS0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年龄序列桉树林蒸腾耗水及其环境控制机制与生态影响”(4136100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