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两种微生物菌剂对有机基质袋培秋黄瓜产量、品质及根际环境的影响

2021-07-16分类号:S642.2

【作者】王君正  张琪  高子星  马雪强  屈锋  胡晓辉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究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两种微生物菌剂对有机基质培黄瓜产量、品质及根际环境的影响,开发新型功能型微生物制剂,指导黄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以‘博耐526’黄瓜品种为材料,采用有机基质袋培方式,在浇灌清水(N)和营养液(F)2种养分水平下,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分别记为CK1和CK2),于定植后第20、35和50天按2.5×10~(10) CFU/株的菌剂用量分别灌根添加‘VL-10’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NT1、FT1)和‘LYS-1’型植物乳杆菌(NT2、FT2)两种菌剂,共6个处理。【结果】两种养分水平下,与CK1和CK2处理相比,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处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3.51%和15.02%,产量增幅分别为20.83%和15.63%;植物乳杆菌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1.43%和8.42%,产量增幅分别为17.42%和14.96%,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促进效果优于植物乳杆菌。以FT1处理的果实品质最优,其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C含量分别较CK2处理显著提高了10.61%、28.93%、22.92%和39.88%(P<0.05),FT2处理的果实品质次之;NT1和NT2处理较CK1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P(7.43%和13.50%)、K(10.60%和8.19%)元素积累量(P<0.05),FT1和FT2处理的植株N(19.57%和24.18%)、P(17.16%和12.50%)、K(16.48%和26.25%)元素积累量均较CK2处理显著提高(P<0.05);FT1处理的N、P、K肥料利用率较CK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82.85%、483.90%和75.60%(P<0.05),FT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02.42%、367.98%和120.46%(P<0.05)。NT1和NT2处理较CK1处理提高了盛果期的基质蔗糖酶(100.66%、116.60%)、过氧化氢酶(3.39%、4.10%)和碱性磷酸酶(6.99%、95.08%)活性,其中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拉秧期依然高于CK1处理;而FT1和FT2处理均较CK2处理显著提高了盛果期和拉秧期的基质脲酶(3.75%、4.95%和13.13%、6.12%)、蔗糖酶(68.62%、24.93%和31.68%、63.35%)和碱性磷酸酶活性(18.00%、26.99%和109.64%、84.01%)(P<0.05),且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优于植物乳杆菌;两种养分水平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处理的基质有效态氮含量在盛果期分别较CK1和CK2显著提高了63.33%和72.70%(P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  黄瓜  基质栽培  产量  品质  根际环境
【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TSLNY01-05);; 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项目(NYKJ-2019-YL02,NYKJ-2020-YL-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TGZX2019-2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