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巢式杂交分离群体的花生籽仁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021-07-01分类号:S565.2

【作者】张毛宁  黄冰艳  苗利娟  徐静  石磊  张忠信  孙子淇  刘华  齐飞艳  董文召  郑峥  张新友  
【部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科研创新基地/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花生籽仁性状是花生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通过对花生巢式杂交群体的籽仁性状开展遗传模式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其衍生巢式关联作图群体开展花生籽仁性状QTL定位及开发分子标记辅助花生高产育种提供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以豫花15为共同亲本,远杂9102、中花6号、粤油20、伏花生和NC94022为基础亲本,组配远杂9102×豫花15、中花6号×豫花15、豫花15×粤油20、豫花15×伏花生和豫花15×NC94022共5个组合的巢式杂交群体,通过F_2单株收获共获得1 812个F_(2:3)家系,将籽仁性状分解为籽仁长、宽、长宽比、表面积、表面周长及单仁重等6个性状,分析各个性状之间的拟合度、相关性,利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别对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估计,确定控制各个性状的基因数目、遗传效应值及遗传力。【结果】花生巢式杂交分离群体中,籽仁性状变异类型丰富,籽仁6个性状在不同组合中均表现为超出双亲的正态分布;籽仁不同性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籽仁长、籽仁表面积和表面周长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籽仁宽与籽仁长宽比呈负相关性,但相关性低;籽仁6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越大,拟合度也越高;不同组合的不同籽仁性状的遗传模型存在差异,在籽仁的6个性状中,籽仁表面积、表面周长在5个组合中均符合1MG-AM模型,籽仁宽、长宽比、单仁重均有4个组合符合1MG-AD模型,籽仁长有3个组合符合1MG-NCD模型,籽仁长、长宽比均有1个组合符合2MG-EAD模型,主基因遗传力3.80%—77.06%,不同群体中的基因效应值不同,表明多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的不同遗传效应以及遗传背景的差异。【结论】花生巢式杂交群体的籽仁性状以多基因遗传效应为主,其遗传表现出不同的模式,表明该巢式杂交群体中不同组合籽仁性状的调控基因差异,为全面解析复杂籽仁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了群体材料。
【关键词】花生  巢式杂交群体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  籽仁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花生产业技术体系)(CARS-13);; 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花生育种)(2016-05);;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培育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011100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基础性研究工作项目(2020-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