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积温带重新划分的东北玉米熟型分布研究

2021-07-14分类号:S513;S162.2

【作者】王贺然  刘东明  陈鹏狮  李迎春  韩雪  郝兴宇  
【部门】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统一东北玉米生态区内的积温带划分标准,研究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玉米熟型分布的影响,为区域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种植业结构调整、玉米品种选择和区域有序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东北地区1981—2019年223个气象站的39a气温资料,以≥10℃年活动积温为指标、200℃·d为分级标准,对积温带进行重新划分,根据积温与叶片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玉米熟型分布,分析积温带和玉米熟型的时空变化。[结果]东北地区可分为10个积温带,第一至第七积温带为玉米潜在种植区,积温和玉米熟型的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潜在种植区内积温和熟型呈马蹄形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与基准期(1981—2010年)相比,2011—2019年积温带北移东扩,中熟和中早熟品种扩张最明显。[结论]年活动积温2300℃·d(ACT10)等温线可作为东北地区玉米实际种植的北界,玉米熟型区划可作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最高熟型标准;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整体热量条件改善,吉林、黑龙江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和晚熟化种植最明显,目前主产区以种植中晚熟及更晚熟品种为主,大兴安岭对玉米分布起屏障作用。
【关键词】气候变暖  东北地区  积温区划  玉米  熟型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机理”(2019YFA06074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丰专项课题“关键气候因子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玉米生产系统的影响研究”(2017YFD030030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区域合作项目“东北大豆关键发育期复合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2020SYIAEHZ1);; 东北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任务合作项目“粮食主产区重大复合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2019QYLH3);;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区域合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