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济梯度下农村居民点产住空间结构分异特征——以东营市为例
2021-06-07分类号:TU982.29
【部门】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农村居民点是人类聚居的重要场所,农村居民点产住空间结构反映农户生产居住需求,是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基础。[方法]文章借助夜间灯光数据划分经济梯度,分别从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组合类型3个方面,定量分析东营市1473个农村居民点产住空间分异特征。[结果](1)不同经济梯度区的农村居民点产住空间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分异,多样性指数由低经济梯度区向高经济梯度区递增,优势度指数由低经济梯度区向高经济梯度区递减。(2)各经济梯度区产住空间主导组合类型均为生活居住空间,非主导组合类型差异较大。随着经济梯度提高,工业生产、商旅服务空间的优势度逐渐提升,组合类型由单一到复杂。(3)农村居民点产住空间结构分异受到自然本底、地理区位、经济结构、行政政策等4类要素作用,不同经济梯度区的主导因素不同。[结论]充分认识不同经济梯度下农村居民点产住空间结构的分异特征,可为村庄规划分类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经济梯度 农村居民点 产住空间 结构分异 东营市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