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1959-2016年华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2021-06-07分类号:P426.614

【作者】戴声佩  罗红霞  李茂芬  李海亮  郑倩  胡盈盈  
【部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华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极端降水指数的影响因子,及其与年总降水量、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关系,并预测未来研究区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趋势,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华南地区72个资料序列较长的地面气象站点1959-2016年逐日降水实测数据,计算11种极端降水指数并对其进行气候倾向率分析、空间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及R/S预测分析。[结果](1)从时间尺度上来看,1959年以来,研究区极端降水事件呈现增加趋势,降水强度指数SDII变化倾向率为0.34 mm/d/10a;极端降水量指数(PRCPTOT、RX1day、RX5day、R95p、R99p)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9.96、2.06、3.22、17.46和7.23 mm/10a;极端降水日数指数(R10、R20、R50、CDD、CWD)中除持续湿润日数CWD呈减少趋势以外,其他指数也呈现微弱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1、0.48、0.19、0.09和-0.11 d/10a。从空间尺度上来看,研究区极端降水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2)基于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0.01%,反映了极端降水量指数和降水强度指数对极端降水事件影响较大;相关分析也表明极端降水指数与年总降水量的相关性很好,R95p和R99p对年总降水量的贡献呈增加趋势。北大西洋涛动(NAO)对极端降水事件具有明显的影响,南海副高强度指数(SCSSHII)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WPSHII)对研究区极端降水事件贡献明显。大气环流的变化是极端降水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3)基于R/S分析方法表明PRCPTOT、R10、R20、R50和CDD等指数表现为强反持续性,未来将呈现减少趋势;R95p呈随机变化,未来变化趋势不明确;SDII、RX1day、RX5day、R99p和CWD等指数表现为弱持续性,即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华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总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差异显著,大尺度大气环流对华南地区极端降水影响明显。
【关键词】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华南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联常规气象要素模拟我国热区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的研究”(3160121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攀枝花及金沙江干热河谷资源环境特征与区域发展研究”(163007201900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橡胶林落叶物候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419QN28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