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AHP-GIS的西北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

2021-08-25分类号:F301.2

【作者】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部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院  
【摘要】[目的]西北干旱区存在自然环境劣势,其聚落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因此构建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技术及评价模型研究聚落选址适宜性分布,为其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裸地(61.46%)和草地(30.09%)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分为极适宜区、高适宜区、中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5个类型,聚落中适宜区及以上所占比例仅为26.8%;极适宜区(4.09%)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中部的博格达山南部地带;高适宜区(6.39%)分布在极适宜区周围的河谷边缘地带以及部分丘陵缓坡区;中适宜区(16.32%)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同时受盐碱地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生态系统结构较差;低适宜区(40.49%)分布在盐碱地以及山区裸岩,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差;不适宜区(32.71%)集中连片分布在盆地南北端,生态条件更恶劣。[结论]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适宜性较低,因此城市聚落选址建设中应充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需求,科学布局,实现聚落选址适宜区土地的集约利用。
【关键词】聚落  选址  适宜性评价  吐鲁番  层次分析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吐鲁番多民族聚落形态与空间体系研究”(17YJCZH227);; 石河子大学科研项目“吐鲁番传统聚落气候适应性分析”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